根據醫學研究指出,懷孕期間母體骨骼肌肉系統的負荷量不斷增加,半數以上的孕婦都曾發生骨盆疼痛現象,特別是懷孕後期。為了緩解及預防孕期的骨盆疼痛,適度休息、維持正確姿勢、進行孕期運動,都是相當不錯的方式。

 

出現骨盆疼痛的原因
女性在生殖年齡因生理週期的變化,在每個月的某一段時間,常會感覺下腹或骨盆腔不舒服或疼痛。有些婦女的下腹或骨盆疼痛,並非正常的子宮或卵巢生理變化所造成,其可能引起疼痛的原因有:

 

與懷孕有關的因素
流產相關疾病、子宮外孕、滋養層細胞疾病。
 

子宮及子宮頸的疾病
子宮頸發炎、子宮內膜炎、早產性子宮收縮、胎盤早期破裂、子宮肌瘤變性、絨毛羊膜腔發炎、自發性子宮破裂、子宮圓韌帶斷裂。
 

卵巢及輸卵管的疾病
輸卵管發炎、卵巢輸卵管膿瘍、子宮內膜異位症(特別是子宮內膜異位瘤)、卵巢輸卵管扭轉、卵巢腫瘤扭轉或破裂、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、卵巢腫瘤變性。
 

與婦科無直接相關的疾病
腎臟及膀胱泌尿道疾病、內科疾病、腸胃道疾病、骨骼肌肉系統相關的疾病。

 

骨盆疼痛的類型
女性出現下腹或骨盆疼痛時,除了引發的原因不同,根據疼痛發生時間的長短與表現型態,也可區分為急性骨盆疼痛、亞急性骨盆疼痛、慢性骨盆疼痛。

 

急性骨盆疼痛是指突發於三個月內的骨盆疼痛,視發生原因的不同,可表現成持續性、間斷性、痙攣性或悶痛型的下腹疼痛;疼痛的位置有些是單側或雙側的下腹疼痛,也有些是中線位置的下腹疼痛。
 

慢性骨盆疼痛是指超過六個月持續性或反覆性發生的骨盆疼痛。最常見的原因為經期疼痛,而骨盆腔感染的不完整治療、再發性骨盆腔感染、子宮內膜異位症、手術後骨盆粘連、泌尿系統或腸道的疾病等,也可引發慢性骨盆疼痛。
 

亞急性骨盆疼痛是指介於三至六個月內,由各種原因所引起的骨盆疼痛。



半數以上的孕婦曾出現骨盆疼痛
根據多項醫學研究報導指出,超過一半的懷孕婦女,在懷孕過程中經驗過腰背及骨盆疼痛,只是程度上有所不同。在懷孕前三個月經驗到腰背及骨盆疼痛的懷孕婦女,大約佔了20%;在懷孕中期受到腰背及骨盆疼痛所困擾的懷孕婦女,則接近50%;到了懷孕後期,尤其36週以後更是高峰,佔了50%以上。

 

仔細檢視孕期骨盆疼痛的原因
在懷孕過程中發生骨盆疼痛時,必須很仔細地排除及診斷各種腹部疾病、腎臟及膀胱泌尿道疾病、內科疾病及婦產科有關的疾病。尤其是懷孕早期的流產相關疾病、子宮外孕及滋養層細胞疾病;懷孕中後期發生的疾病,如:早產性子宮收縮、卵巢輸卵管扭轉、卵巢腫瘤扭轉或破裂、胎盤早期破裂、絨毛羊膜腔發炎,以及較少見的自發性子宮破裂、急性子宮肌瘤變性、子宮圓韌帶斷裂,不僅是影響胎兒健康的緊急狀況,更是會威脅母體性命的「急」病。

 

骨骼肌肉系統負荷過大
除了以上提及的各種疾病,可能會引起孕期的骨盆疼痛外,孕婦本身在懷孕過程中,體態及骨盆腔解剖器官的變化、胎兒體重的不斷增加,都會增加母體骨骼肌肉系統的機械性壓迫及負荷量;另一方面,一些懷孕所需的特殊荷爾蒙分泌,也會影響原有結締組織及骨骼肌肉系統的負荷能力。因此,排除上述的疾病性骨盆疼痛,懷孕婦女最常抱怨的是,孕期因骨骼肌肉系統所引起的腰背及骨盆疼痛。

在這些懷孕婦女中,有些孕婦本身原有的條件,會導致她們較容易發生孕期的骨盆疼痛,像是懷孕年齡較大者(大於30歲)、多產次(多於3胎)、青少年孕婦(小於18歲)、懷孕前已經有背腰及骨盆疼痛或受過傷者、抽煙者、懷孕所引起的腰椎過度彎曲者以及工作過度負荷者。

 

產後可能持續出現疼痛
值得一提的是,某些孕期中患有骨盆疼痛的孕婦,其骨盆疼痛會在產後持續存在或更加劇烈,包括了雙胞胎或多胞胎的孕婦、初產婦、懷孕年齡較大(大於30歲)的初產婦、胎兒體重過重(大於4000公克)、經歷器械輔助或真空吸引輔助生產、生產時姿勢不良。

根據多項醫學研究報導結果,剖腹生產及麻醉本身,與懷孕過程中原有的骨盆疼痛在產後持續存在或加劇,並無直接的相關性。

 

保持正確姿勢是主要原則
為了避免或舒緩這類的孕期腰背及骨盆疼痛,主要原則是儘量避免久站,若需要站比較久的時間,最好一隻腳能踩個腳凳,可使腰間肌肉不斷地往傾,避免過度疲勞。

孕婦坐著時,可在背部與椅背間置入靠枕,以避免背部懸空。

 

日常保養及治療建議

針對孕期的腰背及骨盆疼痛問題,以下提出幾項基本的保養及治療建議: 

每天進行適度的下背部運動,如:站立、側彎及轉體等運動,可強化與調適腹部的肌肉張力。

骨盆傾斜運動可舒緩下背痠軟,也能強化臀部及大腿肌肉,使骨盆穩固。

懷孕期間除了日常居家活動之外,做些適當的活動(如:腰部運動、背部搖擺運動、腿部運動等),可幫助全身肌肉鬆弛,減輕疲勞及腰背、骨盆疼痛,更有助於順產。

適度休息、放鬆、正確的坐或站姿、日常活動的調整,對輕微及中度的骨盆疼痛是很有幫助的;必要時,適當的按摩及伸展性的物理治療運動,也都非常有用。

對於夜間的腰背及骨盆痠痛,可使用「母用褥墊」置於腰背部,達到舒緩的效果。

白天穿著彈性襪,可避免下肢水腫,防止夜間因水分滯留及靜脈曲張所引起的不適感。

安全及少量的局部痠痛軟膏加上熱敷,也可在經過醫師建議後搭配使用。

出現持續性的劇烈疼痛時,包括椎間盤障礙所導致的疼痛,腰椎硬膜外藥物(類固醇)治療是很有效的方法。

某些個案可能需要使用到「經皮神經電刺激」,來放鬆及舒緩症狀。

視個人需要可選擇輔助器材來使用,如:托腹帶、背部肩帶等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蕾蕾的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